新闻资讯
设计、研发、制造智能化及自动化生产线为主营业务
18
2022
-
07
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要素有哪些?
作者:
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,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是以数字化为基础,运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。加强信息管理服务,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,减少生产线的人工干预,合理规划和调度。同时整合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,打造高效节能、绿色环保、舒适的人性化工厂。下面来看看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的要素:
1、网络互联。互联互通是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基础,企业应就设备如何互联、如何采用通信方式、通信协议和接口方式建立统一的标准,从而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机床的网络化应用。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是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,生产现场有很多工业控制网络协议。各种现场总线、工业以太网、工业无线网络技术也给智能工厂的网络建设带来了很高的复杂性。
2、数据处理,是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的血液。在智能工厂运营过程中,设计、工艺、制造、仓储、物流、质量、人事等业务数据会生成,可能来自ERP、MES、APS、WMS、QIS等应用系统。工业大数据主要分布在智能工厂信息化和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环节,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模型和各种机理模型,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,为实现更高阶的智能工厂提供关键技术。
3、设备管理。设备是生产要素,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是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。因此,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提高设备管理能力,使设备释放出高产能,通过合理安排生产,减少设备尤其是关键和瓶颈设备的等待时间。
4、质量控制。质量控制应嵌入到信息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过程中,如检验、试验等,并作为生产订单中的流程或任务处理;质量控制的流程、形式和数据应与生产订单相互联系、相互渗透;此外,企业需要构建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路线,并进行持续改进。在众多的质量控制理论、检测控制设备和各种实用方法中,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的工业质量检测方法逐渐发展成熟。
5、生产计划。首先,从源头上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精准性。通过集成,从ERP等上游系统读取主生产计划后,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自动生产调度。根据交货期、精益生产、生产周期、优化库存、同夹优先级、投产订单优先级等多种先进的调度算法。自动生成的生产计划可以精确到每道工序,生产效率最高,生产均衡,这是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。
相关新闻
暂无数据
联系方式
潘程:19174126688
刘卫兵:17375747977
        
官方微信